二战结束后,德国被一分为二,跟随北约领导的为西德,跟随苏联华约阵营的叫做东德,经过波斯坦会议后,正常来说德国不能再建立任何武装力量,但进入50年代,随着冷战日益紧张,西德加入二战德军女军装军服了北约组织,并建立了全新的武装力量,东德为了应对,在1956年也建立了一支新武装力量,被称为“东德人民军”,英文简称“NVA”。
那么本期文章咱们就来盘点一下,前东德士兵身上携带的那些装备。
一、M56型钢盔
东德人民军成立之后,士兵开始大量配发M56型钢盔,此型号实际上在二战期间就已经研制成功,但由于钢盔外形极为丑陋,当时的元首认为这很有损军队的形象,而坚持使用M35型钢盔,所以M56刚一问世就被打入冷宫,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
但实际上M56钢盔的防护效果要比M35更好,尤其是他独特的造型,能减小破片的冲击,钢盔整体使用一整块压缩钢冲压而成,里面带有皮革内衬,戴在头上相对舒适一些,钢盔配色主要也使用灰色,这样也是为了与1956式军服配套。
在战斗时M56型钢盔上面还可包裹上一层UTV雨点迷彩头盔罩,能防止头盔磨损或者出现反光问题,同时在外面还可以加装一层伪装网,可方便在上面加装一些树枝、杂草等临时的伪装工具,而且针对不同环境,头盔前面还可加装隔网,以免被蚊虫叮咬,同时也能增强伪装性。
二、1956式大檐帽
东德官兵除了配备M56型钢盔外,在日常情况下,均会佩戴1956式大檐帽,其帽子的版式及设计仍旧沿用二战时期的M36型,但相比前者,1956式大檐帽的顶端比较平整,并没有凸起,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
对于军官和士兵使用的版式,在材料和做工上也都是相同的,主要都是使用厚实的呢绒布制成,帽檐部分则是塑料,不过军官和士兵的大檐帽,唯一区别就是在于,军官的风帽带是编织的,普通士兵的则是皮革制成的。
三、常服/作训服
东德士兵及军官在日常情况下穿戴的是1956/57式常服,其版式设计仍旧沿用二战时期党卫军的M32式军服,也采用小翻领板式,不过在翻领的角度上进行了改进,使其尺寸变得稍小一些,对于肩章和领章部分则没有变动,领子和袖子也保留了白色勾边。
虽然东德人民军是经过社会主义阵营改革后的武装力量,但这身制服穿在身上,仍旧能体现出当年“普鲁士”的影子。
东德士兵在作战的时候,不再像二战那样直接穿常服上阵,而会配备专为战斗设计的UTV雨点迷彩作训服,服装的主体颜色有些偏黄,上面带有黑色的道道,看起来就像是掉落的雨点,衣服上一共带有6个口袋,分别是胳膊两侧、胸前和腹部,虽然上面的迷彩比较简单,不过在当年很适合东德的地形环境作战。
四、1956/57式军靴
东德士兵在平常巡逻或日常出勤的时候,所有穿戴的都是1956/57式军靴,靴子的版式,继续沿用二战时期德军军官穿戴的M39式军靴设计,但为了节省材料,也方便士兵在行军的时候不劳累,所以就将靴子的尺寸稍短。
1956/57式军靴主体采用厚牛皮制成,鞋底部分使用橡胶,前端还增加了钢头,这样能对脚起到保护作用,靴子自身也坚固耐磨,同时还具有防水的效果,在当年深受东德士兵及军官的喜爱。
五、弹匣挎包
东德士兵在作战的时候,并没有沿用二战的胸前下挂式弹药携行盒,而是设计了一种更方便携带的弹药挎包,其主体使用与军服相等的迷彩布料制成,包口部分有的使用吸铁石固定,也有的使用挂钩固定,这相比传统的皮革弹药盒更轻,也方便行军,弹药挎包里面一般可装入4~5个7.62毫米步枪的30发弹匣。
同时这种弹药包也跟随士兵不同的迷彩服,来选用不同的迷彩布料定做,有的跟随雨点迷彩服配套,有的则会跟随碎叶迷彩服配套,上图中就是一名身穿碎叶迷彩服的东德士兵,他身上就携带了一个使用碎叶迷彩布料制成的弹匣袋。
六、行军背囊
行军背囊也是东德士兵作战时的一大主要装备,因为当时大部分的士兵穿戴的都是UTV雨点迷彩服,所以这种行军背囊,通常也使用这样的迷彩布料制作,背囊里面没有隔层,空间大,平常能用来装放一些额外的弹药、作战口粮、士兵的个人物品和其他多余的装备等。
七、工兵铲
东德士兵在作战或者演练的时候,每名士兵均会配备一把工兵铲,一般能用来修建野战工事、建造防御等,必要时工兵铲也可用来当做近战武器,而且相比刺刀的伤害力要更强,这种工兵铲的设计十分简单,只有铲头和木柄两部分组成,中间不可折叠,平常在行军的时候,可在铲子头部装上皮革护套,既可保护铲头,又可防止铲子割伤自己。
八、轻量化水壶
都知道二战时期德军的M31式水壶是最实用的,就连当时的美军和苏军士兵都特别喜爱,保温能力很强,但是战后的东德人民军并没有沿用,而是根据M31式水壶的外形,设计出了一种更加实用的轻量化军用水壶,它相比M31式容量更大,重量也更轻。
这种水壶的瓶体部分使用工程塑料制成,瓶子上带有一个连体小瓶盖,外部还有一个大瓶盖,一般情况下瓶体外部还可包裹上一层UTV迷彩瓶套,以便保持住水壶里面的温度,同时也能与迷彩服配套,增强士兵作战时的伪装性,这种轻量化水壶的生产成本也很低,很适合大量装备部队。
九、枪支
由于当时的东德人民军属于华约成员,所以使用的武器及口径都与苏联是同一个标准,士兵所装备的步枪,也都是基于苏制卡拉什尼科夫步枪框架上设计的型号,对于不同年代,也使用不同的型号。
比如早期东德士兵装备的是仿制AK-47的MPi-K31型突击步枪,其基本外形和内部构造与原版的AK47第3型没有太大区别,所用弹药也是7.62×39毫米M43中间威力弹药,采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类似AKS-47的轻量化版本,为MPi-K32型突击步枪,也采用可折叠式简易枪托,大体构造也与AKS-47相差不多,由于此型号很便于携带,所以在当时主要装备东德人民军的突击队和伞兵部队等。
后来东德又仿制了AKM和AKMS,生产出了MPi-KM72型和MPi-KMS72型两种突击步枪。
其中KM72型采用固定式枪托,内部构造与AKM基本相似,只不过在枪托和护目部分增加了具有特色的防滑纹路。
KMS72型则与AKMS基本相同,但所采用的可折叠式枪托与AKMS不大一样,KMS72的枪托要更加简易,而且是右侧折叠,则不是向下折叠,该枪在当时主要也装备东德人民军的突击队或者空降部队等。
进入70年代之后,随着苏联装备了小口径AK-74突击步枪,东德也根据该枪研制出了MPi-KM74和MPi-KMS74两种突击步枪。
同样,KM74是采用固定枪托的版本,其护木和枪托部分继续沿用前者KM72的设计,上面带有独特的防滑纹理,使用的弹药也是5.45×39毫米M74小口径步枪弹,采用与AK-74通用的30发玻璃钢弹匣供弹。
后面的KMS74,就是采用可折叠式枪托的版本,并且继续沿用前者KMS72极为简易的设计,枪托也是向右侧折叠。
除了这些,东德也根据AKS-74U的理念,设计出了一款名为MPi-AKR74的短突击步枪,主要装备当时东德军队的特战队长、战车驾驶员或者非一线战斗人员使用,主要定位也属于自卫武器,不过该型号并没有彻底模仿AKS-74U,而是直接在早期的KMS74型突击步枪上改进而来,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枪管被缩短,其余的和原版KMS74基本相同,所用弹药也是5.45×39毫米M74小口径步枪弹,还可以选用玻璃钢或者金属制成的两种30发弹匣供弹。
十、MPi-KM步枪刺刀
配备MPi-KM系列突击步枪的东德士兵,同样也会配备一把MPi-KM专用步枪刺刀,此型号并没有参照苏联的AK-47或AK-74刺刀设计,而是自行开发,刺刀的卡槽和步枪底座均是通用的,不管是早期的7.62毫米步枪,还是后期的5.45毫米步枪均可使用,同时刺刀还配备一个金属刀鞘,前端附带工具,可用来拧螺丝或者掐断铁丝网。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那对于上述前东德士兵的装备,你还有哪些想要说的呢二战德军女军装军服?那就请在下方评论中表达吧,想要了解更多,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