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3 国内雷特视镜,特殊教育 佑学网
一、定义及名称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广泛性发育障碍雷特视镜,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起病与3岁前,多见于男孩,男女发病率为4~6:1。最新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V)讲广泛性发育障碍改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 spectrum disordrs,ASD),将孤独症、阿斯柏格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不在做细分,把雷特(Rett)综合征从孤独症谱系中去除。
关于孤独症的名称较多,目前尚未统一,我国卫生、教育、残联等政府或相关社会团体一般称孤独症,学术界、港澳台多称自闭症,国际上有统称为ASD的趋势。由于孤独症具有交流和情感障碍等特征,与人交流的距离似乎相隔如遥远的星球,所以俗称孤独症儿童为“星儿”。受世界第一部反映孤独症的电影《雨人》(Rain Man)影响,也有人称孤独症人士为“雨人”。
二、发展历史
美国精神病专家利奥?凯纳(Leo Kanner) 与1943年发表雷特视镜了提为《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孤独症这一症候群。1944年奥地利医生汉斯? 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也独自发表了关于儿童期的“孤独性精神病质(autistic psychopathy)"研究论文,描述了后来并入孤独症谱系的研究。我国孤独症研究起步较晚,1982年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4例孤独症,医学界开始关注此病;1993年我国首家孤独症康复中心星星雨开始进行康复教育实践;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首次吧孤独症正式列入精神类残疾。目前我国仍无全国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但近十年来,相关基础研究和康复教育机构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摘录自“中国孤独症家庭需求蓝皮书”
微信@佑学网平台 官网
国内首家特殊教育网络学院-佑学网雷特视镜!让我们一起关爱“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