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栽培技术
充分利用阿勒泰地区的光温资源灌浆膜,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浆膜,选用耐密高产品种、增密铺膜种植、精量播种与滴水出苗、化除防草、化控防倒、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粒收等关键技术,实现玉米大面积亩产1200 kg的攻关产量指标。
一、土壤及灌溉条件
有机质含量≥12 g/kg,碱解氮≥50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150 mg/kg,含盐量0.2%以下。具备完整的加压滴灌条件及配套设施。
二、攻关产量指标与主要技术指标
亩收获穗数灌浆膜:6500~7500穗,单穗粒数:650 ± 50粒,千粒重:330~350 g,单穗粒重:160~185 g,水分14%,亩产:1200 kg。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播前土地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透性好,具有滴灌设施的地块。采取“全层施肥+种肥+滴灌追肥”的施肥方法。秋季前茬收获后及早灭茬整地,要求翻垡均匀、不拉沟、不漏犁,翻耕深度不低于28 cm。
耕地前,根据测土配方结果,施入优质厩肥2~3 t/亩,尿素施用量2~3.5 kg/亩,磷酸一铵用量5.3~8 kg/亩,硫酸钾用量3~5 kg/亩,锌肥(硫酸锌) 1 kg/亩。化肥及农家肥施入深度不低于20 cm。化肥也可在播种时施入种子侧下方8~10 cm。
春季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适墒耙耱整地。采用土壤封闭方式除草的地块,整地前用100~120 g/亩乙草胺或33%的二甲戊灵200~250 ml/亩兑水30~40 kg/亩,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喷后立即用圆盘耙、丁齿碎土轮等进行对角耙地混土。整地达到“松、碎、齐、平、净”和上虚下实,深度8~10 cm,形成药土层,封闭土壤,达到灭草效果。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准备
选择熟期适宜、株型紧凑,穗位适中,耐密性好,抗倒抗逆性强,穗部性状好的中秆、中穗、增产潜力大、适合机械籽粒直收的品种。
可选择≥10℃以上积温>2500℃的区域种植中早熟杂交种,如和育187、斯泰106、正泰101等熟期品种。
选择精品种子,要求种子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种子纯度≥98%,发芽率≥96%,净度≥99%,含水量≤13%。
根据种植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不同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3. 播种
适时播种。当地表5 cm地温稳定在10~12 ℃时即可播种,适宜播期一般为4月15日~4月30日。在适宜播期内适时早播。
种植密度为每亩6800~7800株,收获穗数保证每亩6500~7500穗。种植密度视品种耐密性确定,中早熟杂交种7200~7800株。
播种量可根据种子籽粒大小、发芽率等因素具体决定。一般精量点播用种量在每亩2.2~2.6kg。
采用膜下或浅埋滴灌,宽、窄行种植,根据品种耐密性调节株距。宽、窄行可根据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要求适当调整。
播种方式:70cm窄膜,一管两行,窄行行距40 cm,滴灌带布在窄行中间,宽行行距60 cm,平均行距50 cm、株距为16 cm,9穴穴盘。可以实现理论株数每亩8333株,保苗株数6500~7200株。
要求播深4~5 cm。沙壤土可以适当深播,粘土、灌淤土应适当浅播。
利用带导航的拖拉机和玉米精播机将铺膜、铺滴灌带、带种肥和播种等作业环节一次性完成。采用导航机械精量点播方式播种,一穴1粒,空穴率控制在2%以下。要求铺膜严实、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行准确、播深一致、镇压确实、到头到边。
对于春季多风地区,在铺设支管和毛管时,每隔20 m左右用塑料编织袋装半袋土压住支管,同时在地头要人工挖坑15 cm深埋毛管头,防止大风吹起支管与毛管。
4.田间管理
(1)接管及滴出苗水
采取滴水出苗,确保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播种后当天即可连接田间支管和毛管,达到随时滴灌状态。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尽早滴出苗水,滴出苗水在2天内进行。滴水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确定,以30~35 m3/亩为宜,滴水水印超过种子行,确保出苗率在95%以上。
(2)播种后遇雨及时破除板结
遇雨产生土壤板结,要及时在清晨机械破除板结,保障幼苗及时出土,健康茁壮生长。
(3)中耕松土
苗期中耕深松土2~3次。在滴完出苗水后,机械能进地作业的情况下立即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作业仅在膜间进行,深度8~10 cm灌浆膜;显行至定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宽行中耕深度10~15 cm;拔节前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宽行中耕深度15~18 cm。做到不铲苗、不埋苗、不拉膜、不拉沟、不留隔墙、不起大土块,达到行间平、松、碎的质量要求。
(4)苗后除草
未封闭除草或封闭效果不好的田块,在玉米3~5 片可见叶期选用4%的烟嘧磺隆每亩80~100 ml,杂草出齐(2~4叶)且5 cm左右株高时,兑水每亩25~30 kg做杂草茎叶喷雾处理。
(5) 蹲苗与灌头水
蹲苗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黄昏前又恢复,即轻度缺水,此时开始滴头水,头水应灌匀灌透。
(6)化控防倒
种植密度大、生长过旺、易倒伏地区或地块,可在玉米6~8片展开叶期间,用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如羟烯乙烯利每亩30~40 ml,或玉黄金或吨田宝每亩30 ml兑水30~40 kg喷雾)喷雾化控1~2次,具体用量按商品说明。玉米推荐使用高架机械进行化控作业。
(7) 施肥与灌溉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适期施肥、高效施肥,做到磷肥深施、氮肥后移、适当补钾,沙壤土少量多餐分次追肥的原则。结合滴灌,实施水肥一体化。
全生育期亩投入尿素42-50公斤,磷酸一铵15-24公斤,硫酸钾22-27公斤(根据地块实际情况按需施肥)。
全生育期滴水11~12次,滴水总量每亩340~380 m3。
玉米生长期追肥通过施肥装置随水滴施滴灌专用肥或其他速效肥。
头水后,玉米迅速生长,抗旱能力下降,应及时灌第二水,以后每次灌水时间和间隔应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形态和土壤含水量确定,一般间隔时间为8~12 d。其中大喇叭口期前后滴水施肥2~3次,抽雄至灌浆成熟期滴水施肥7~9次。表2为推荐水、肥施用时间及用量决策表,可供参考。
备注:头水一般在大喇叭口期(展10-11叶),灌透灌匀。及时灌第二水,以后每次灌水时间和间隔应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形态和土壤含水量确定,一般间隔时间为7~10 d。
(8)主要病虫害防治(见表3)
5.适期收获
当苞叶发黄,籽粒变硬,籽粒种胚背面基部出现黑层时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时为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后可进行机械或人工收获(对秸秆进行黄贮再利用)。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籽粒含水量30%以下。收获质量达到以下标准:籽粒破碎率不超过5%,产量损失率不超过5%,杂质率不超过3%。
6.销售及贮藏
收获后及时销售。如果未能销售的,应及时烘干或晒干、扬净入库。一般玉米籽粒含水量在14%以下可安全贮藏。贮藏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检查,防止鼠害和霉坏变质。
7.秸秆处理
秸秆粉碎后翻埋还田,达到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翻耕前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翻埋还田时,耕深不小于28 cm,耕后耙透、镇实、整平,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秸秆量大的地块可将一部分秸秆打捆作饲草料。
作者: 陈树宾,王克如